洗涤服务业在国外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指欧美地区)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与洗涤服务业相关的机械制造业、化工制造业和为之服务的织物分析检测、职业教育、展示交流、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市场行为等都较为成熟规范。有许多地方都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下面简述一下欧美地区洗涤业市场概况。
一、欧美洗涤业市场近况
在国外的一些城市里的经营活动中,经常会有一些店铺出于各种原因而关关停停,但有两种店铺能保留下来,那就是面包房和洗衣店,这是因为面包房可以让人吃饱继续生存,洗衣房则使人生活的体面美好。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洗涤变得和饮食一样重要,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因此有些经济学者把社会化洗涤总量、每万人拥有干洗机数量和使用设备的先进程度,作为判断观察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是否发达,人民生活是否富裕的重要指标。据了解,意大利总人口约 5000 万,而干店洗让有 20000 家,平均每 2500 人就有一家干洗店。西班牙总人口 4000 多万,有干洗店 4000 多家,平均每 10000 人就有一家干洗店。日本有 1.2 亿人口,洗衣厂 50000 座。 2000 年美国洗涤业的水洗营业额为 260 亿美元,德国为 51 亿马克,其中水洗业务营业额为 28 亿马克。国际上知名品牌的洗涤设备制造商大多集中在欧美国家,洗衣公司还非常重视店铺和工厂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明亮、方便、宽敞、整洁的门面和生产车间实现环境和服务结合,让顾客和从业者像在麦当劳或迪斯尼乐园一样环境中去享受洗涤的乐趣。可以说欧美国家消费者是在享受洗涤业给生活带来快捷与方便。
洗衣工作,在国外没有人把它看作是一种简单的社会劳动和不体面的工作,而一项涉及机械、化工、纺织等多学科知识为社会创造巨大财富,为人类带来物质享受的行业。如今的洗涤业是一门时髦的职业,已从原先的“洗涤熨烫”、“染色干洗”行业脱胎换骨为新兴的专业行业。洗涤有它的行业组织、教育培训机构、技术研究机构、展示交流机构。但这些机构大多是民间的、自发形成的行业联合体。
欧美市场洗涤业市场因受国民经济增长缓慢的影响,行业整体效益呈下滑趋势。加拿大和美国的织物护理业在一份报告中称,该行业的营业额在过去的几年里下降了 8% 到 25% ;德国面临的经济压力也让业内洗衣公司数量减少,利润下降,甚至倒闭。对于这种现象他们报怨称,一是市场竞争太激烈,洗衣店太多;二是能源成本上升(美国 2001 年的能源成本上升 12.6% ),经济低迷影响消费。
在德国,有洗涤企业 6450 家。中小企业数量占 91% ,占整体收益的 1/3 ,德国为 51 亿马克,其中水洗业务营业额为 28 亿马克,干洗占 23 亿马克。欧美市场洗涤业市场干洗,水洗业占总营业额的比例是干洗占 35% ,水洗占 65% 。
在欧美国家中,干洗业全封闭四氯乙烯干洗机用户占据市场份额的 80% 以上,而在日本、韩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石油干洗机用户占据 80% 的市场份额。
二、欧美洗涤市场的启示
1、成熟的纺织品租赁市场
纺织品租赁是在欧美比较流行的一种洗涤服务方式。它是由洗衣公司向有需要洗涤服务的用户提供床单、被罩、毛巾、浴巾、台布、工装、制服等,接受服务的客户大多是宾馆饭店、医疗单位、餐馆酒店、工厂、学校、机关团体等。
开展纺织品租赁的洗衣公司规模都很大,以水洗业务为主,至少要有日洗 20 吨的洗涤量才为经济合理。它的生产线要配备隧道式洗涤机组(洗涤笼、烫平机、折叠机、包装机等全套先进洗涤设备。全世界有 20% 公司使用纺织品租赁服务。在德国这一数字已达 35% ;在英国纺织品租赁市场的年产值达 7 亿英镑,有 400 家公司雇佣着 40000 人,在食品加工业有 70% 使用纺织品租赁,饭店业 78% 的客房纺织品使用纺织品租赁。对需方,采用这种租赁服务方式的好处是:可免去购买纺织品和开办洗涤厂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空间和一切烦恼。对供方是:可提高设备使用率,降低能耗增加收益。由于纺织品租赁可使供需双方达到双赢,因此它在欧洲具有以下特征:增长呈向强劲发展态势,纺织品租赁越来越集中化,最主要特征是专业化和多元化。市场规模不会再扩大,但租赁公司数量还会在增长。
2 、隧道式洗涤机(简称洗涤龙)。
为节能,隧道式洗涤机是 20 世纪 60 年代在欧洲研制成功的。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改进完善,目前在欧美国家已广泛应用。它比较适合洗涤轻度污渍和类似的物品,其节能降低成本的效果非常明显。德国拉瓦特公司报告说:使用洗涤龙污水费可降低 65% — 75% ,燃气费可降低 35 — 45% ,电费可降低 45 — 55% ,人工可减少 50 — 70% 。英国克瑞亭公司也称用隧道式水洗机组洗涤,除了节省 30% 的蒸气和 25% 的水外,还可节省时间,延长纺织品寿命及减少化学品的购买或存储量。
纺织品租赁市场的出现是洗涤社会化、产业化、专业化的需要,隧道式洗涤机则为纺织品租赁市场的扩展提供了装备条件。二者都应成为我国洗涤学习借鉴的范畴。可喜的是纺织品租赁业务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市已有开展,德国的隧道式洗涤机也通过合资方式落户在北京首旅集团。这些都说明我国的洗涤业正在和国际接轨,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的道路上进行探索尝试。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下,通过国内外交流,我国的洗涤业市场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国人也因此会享受到更多更好的服务。
三、环境保护和职业安全健康
在欧美发达国家,洗涤业的环境保护和劳动者安全健康问题,十几年以前就引起了政府和从业者的广泛重视。政府更多的是通过立法来控制洗涤业对大气、水质和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在美国,由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 OSHA )、政府工业管理委员会( ACGIH )及加州建议法规( 17CCR )等,这些机构明确规定对四氯乙烯干洗机的设计、制造和使用。德国和意大利首先合作致力于改进现行的干洗系统,并为全欧洲制定了干洗行业标准。确定标准的目标是不再有空气污染,保证人的健康。严格的环保法规促进了行业进步与发展,它迫使设备和溶剂制造商去研发新的产品,满足环境对设备和溶剂要求。德国在严格法规要求下,强制洗涤业对环保进行大量投资的财政开支已逾 6 亿马克,中不企业大约要投资 15 万马克。近年来在政府严格法规的约束下出现的二氧化碳干洗机、全封闭碳氢溶剂干洗机、各种新溶剂和湿洗代替干洗新技术的探索都是厂商环保所做出的努力。
为了鼓励支持环保事业,保证环保对资金的需求,各国分别采取的不同的融资方式。比如欧洲从世界野生生物基金组织获得赞助,用于四氯乙烯替代物的研究开发;有些国家对四氯乙烯使用销售征收环保专项税,用于处理四氯乙烯废物处理等。
四、职业教育与培训
以下几个因素让人们认识到必须要重视对从业者进行专业的教育与培训: 1 .为满足人类对穿着舒适度的要求而层出不尽各种成分纤维织物;2.业务不足采取扩大服务范围带来的多种物品洗涤;3.新的化学溶剂和高新技术设备的使用;4.专业洗涤公司的经营与管理;5.环保法规的要求等。
不进行职业教育与培训,就没有高素质的业务精通的从业者.它所带来的后果是做从业者不会区分织物的种类而采用正确的洗涤方法,可能引起质量纠纷而丢掉客房失去利润。经营者和从业者把参与学习接受专业培训当作是一件促进行业进步和发展必需要做的事情。
国外有一些洗涤培训机构,比较的有:新加坡织物护理学院、韩国洗涤学院,德国曼海姆职业学院、美国 IFI 等。这些机构也都不是国家政府部门开办,而是民间私营教育培训机构。
在美国 IFI 的培训机构,学员可通过面授、函授、两种方式来学习洗涤知识,面授则用 1 — 3 周时间,学员在先进设备齐全的实习工厂里接受手把手的现场操作培训。德国培训及深造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业务指导,专业讲座与学校培训,以及传统的学徒制,硕士考试及工程文凭课程或工商管理文凭课程(职业院校)。德国曼海姆职业学院开设的“织物行业服务”工商管理课程时,为了尽量让学员增加实践经验,在三年学习期间,学生可从业务实践工作中赢取一半工商管理文凭学分。有消息说国外一些高校,正试图与专业培训机构联系,谋求开办学习较长时间院校,让学生接受更深更广的多学科专业知识教育。通过让从业者获得高学历的文凭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提高洗涤从业者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形象。